首页

足交 吐奶

时间:2025-05-29 10:59:49 作者:紧扣两个关键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浏览量:25931

  【光明时评】

  作者:马小强(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)

  近日,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会前集中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举行,通报了2024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成效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,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,占全国比重达24.7%;今年一季度,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25%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,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得以不断巩固提升。

  长三角地区,承东启西,连南接北,区位优势,得天独厚。这里以全国约4%的国土面积,聚集了全国约1/4的“双一流”高校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,1/3的高新技术企业,1/2的科创板上市公司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不断巩固提升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,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。8年来,三省一市已连续实施3轮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共计推出702项重点任务,前两轮完成率均在90%以上。2023年11月,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。当前,三省一市紧扣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,紧紧围绕“四个统筹”和“五项任务”,推动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全面落地,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“稳定器”“主引擎”作用不断凸显。

  更好发挥先行探路、引领示范、辐射带动作用,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省一市的深切寄望,更是明确要求。去年4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审议《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》,指出“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,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”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,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”。从全局谋划一域、以一域服务全局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、开放程度最高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,长三角区域肩负着“增长极、动力源、试验田”的责任担当。

  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能够提供优质产品,还可以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,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。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题中应有之义。“上海光源”和“合肥光源”强强联合,共建第四代大科学装置“合肥先进光源”,探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。新能源汽车形成“4小时产业圈”,每12分钟下线一台“全长三角造”机器人,类似的产业协同创新,如今在长三角地区比比皆是。依托G60科创走廊等协同创新通道,长三角地区正把创新主动权、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 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,在交通出行、旅游观光、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“同城待遇”。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,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,是关键所在。作为长三角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取得新突破的标志性事件,去年年底,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,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成立,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率先成为现实。截至2024年,长三角地区曾列入行动计划的17条断头路已打通16条;高铁通车里程从2018年的4150公里快速拓展至近8000公里;医保异地结算惠及4600万人次,众多首创性改革不胜枚举。

  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,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,是切中要害之举。在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,《区域绿道贯通标准》成为国内首部跨省域绿道建设标准,《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》首次提出“跨区域许可互认”制度。此外,在加快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、有力拓展城市合作广度深度、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等方面,也已形成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

  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之年。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应聚焦重点、谋早谋实,不断巩固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,推动一体化发展行稳致远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5月29日 03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吉林节后“第一会”连续十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

本次活动中,来自102个国家的400余位中小学选手国际友人齐聚天津,他们用中文交流,畅谈对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,在语言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才华,还亲身走进天津的大街小巷,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。小选手们走过天津之眼、海河、五大道、精武镇、国家海洋博物馆、天津港智慧港口等地标,见证天津城市的包容性以及智慧化建设,体验“泥人张”泥塑、拓印杨柳青木版年画、吹糖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深刻感受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与传承。未来也将通过小选手们的讲述,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,了解天津。

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“娃娃兵”

福建泉州市丰泽区的蟳埔村,如今成了许多人争相打卡的网红旅游地。走进蟳埔村,远道而来的游客头戴“簪花围”,或游览,或拍照,或购物,让渔村形成一片流动的“花海”。

国际议员看中国经济发展:百闻不如一见

在宁夏,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,一期将在9月投产。宁夏围绕新型材料、现代化工等产业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。

湖南汨罗客货邮“融”出乡村振兴新动能

学员们纷纷表示,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,增强了发展的干劲和信心,回到工作岗位后,要把培训期间的所学所思所获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,融入今后工作的各个方面、各个环节,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侨界力量。(完)

“中国天眼”成果再上新 天文科研团队揭秘快速射电暴随机时空行为

此外,江西人社部门按照标准化、简单化、集成化思路,优化软件功能,强化推广应用,推动所有网点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、业务集成,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一点就通、一触即达的服务体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